首页> 立秋和入秋差在哪?这些香养细节让身体先一步适应

立秋和入秋差在哪?这些香养细节让身体先一步适应

时间: 2025-08-08    浏览量:15     分享:
pexels-kelly-2559932.png


说起立秋,大多数人下意识觉得“秋天终于来了,可以凉快了!”但事实上,立秋虽至,暑气未消,正值“三伏天”的尾声。此时的我们一边期盼秋风送爽,一边依然在高温与湿气的夹击下“炙烤”。


立秋和末伏交叠,身体正经历从“炎”到“凉”的过渡。是时候做好调养与适应,为即将到来的秋天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今天,我们就带来一份别传统、兼具古今的“立秋香养”护理指南,为身心转季保驾护航。




立秋≠入秋,调养时机要抓准

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标志着秋天开始的节气。然而,“立秋”并不等于“立即入秋”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仍在“三伏天”中,天气湿热,昼夜温差渐显。气象意义上的“真正秋季”需要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℃才开始。所以,立秋只是“秋意初现”,不能掉以轻心。


此时人体阳气逐渐由盛转降,是调整作息、饮食、生活习惯,帮助身体平稳过渡的最佳时期。这种变化,恰恰需要“未雨绸缪”的智慧。如何科学应对?自古有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;无泄皮肤,使气得泄”之说,而现代生活节奏快,想要轻松拥有秋日好状态?不妨试试香养。


pexels-cottonbro-4612151.png


香,是中医防病养生的“神兵利器”。《黄帝内经》有“芳香辟秽,通窍驱邪”之言,在历代中医理论与实践中,香养已经成为调理身心的重要方式。时至今日,香养不仅是古人“焚香静气”的修养,更为现代人打开了与身心健康对话的另一扇窗。


立秋时节,气候交替,人体容易出现倦怠、皮肤干燥、失眠食少、情绪波动等“未病先衰”的亚健康状态。而香养,正好可以从内外双向入手,为我们带来独特的舒缓与调理体验。




立秋香养“古今记”——三重体验从身到心


  1. 传统香养:隔香避秽,身心调和


古人在立秋时节常用艾叶、佩兰、白芷、藿香等芳香草药,通过熏蒸或佩戴香囊来调和身心。


艾叶熏房:艾叶有温中驱寒、舒筋活络的传统功效。立秋前后空气湿重,艾叶煮水后烟熏全屋,不仅可以净化空气,还能营造温暖宜人的氛围,亦让人感觉心绪安宁。


佩兰香囊:佩兰芳香通窍,以其清新气味提神醒脑、祛暑除湿。市面上的“香囊”多样,可选佩戴在胸前、枕旁,或放于随身包中,每天嗅闻,改善心情、稳定情绪。


图层 9.png


2. 精油香薰:嗅觉疗愈,润泽秋燥


现代生活节奏快,借助中药精油香薰,既传统又方便:


檀香•橙花:疏解压力,改善情绪。立秋过渡期易有季节性感冒、情绪低落,使用3-5滴檀香、橙花精油于香薰机中,净化空气同时,温润身心,缓解焦虑。


艾叶•迷迭香:清爽提神,助于转换季节困倦、乏力等。晚上泡脚时,可在热水中滴入2-3滴艾叶或迷迭香精油,双脚舒展,快感蔓延全身。


图层 10.png


3. 植物油养护:循经疏络,润肤防燥


“秋燥”未至先润,立秋后气候渐干,肌肤易觉紧绷。适当使用荷荷巴油这类植物基础油,每日沐浴后取适量,顺时针轻柔按摩肩颈、背部、手足,让肌肤多一层滋润,帮你放慢节奏,享受温馨时光。


pexels-jonathanborba-19641816.png


香,不只是气味,它承载着植物力量,也唤醒内在自愈。立秋之时,通过合理用香,不仅能改善气机、润养皮肤,更能缓解压力、调适心境。从“闻香”到“用香”再到“配香”,每一步都能为立秋养生加分。


立秋,是夏的余韵,亦是秋的序章。此时顺应自然律动,以香为媒,调和身心,正是中医香养智慧的精妙所在——让传统草木芬芳与现代精油科技相融,以温和之力陪伴身体完成季节更迭的从容过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