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《清明上河图》|从市井食疗到文人香趣,解码宋代香文化生活图谱

《清明上河图》|从市井食疗到文人香趣,解码宋代香文化生活图谱

时间: 2025-05-09    浏览量:83     分享:

6.png


在北宋都城汴京(今河南开封)的繁华盛景中,画家张择端用细腻的笔触绘就了《清明上河图》,将十二世纪中国都市的市井生活永久定格。这幅长528.7厘米、宽24.8厘米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,不仅是北宋城市经济文化的“百科全书”,更藏着一条若隐若现的“香之脉络”——从香料店铺的招幌到街头香饮的叫卖,从医馆药铺的香药广告到文人书房的袅袅青烟,处处彰显着宋代香文化的蓬勃生机。



北宋香文化的繁荣土壤


在隋唐时期,香文化尚是贵族阶层的小众雅趣,沉香、檀香等名贵香料多用于宫廷祭祀或豪门宴饮。到了北宋,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,东南亚的沉香、印度的檀香、阿拉伯的乳香等香料通过泉州、广州等港口大量涌入,加之汴京百万人口的消费需求,香文化逐渐从贵族庭院走向市井街巷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汴京“香药铺席,处处有之”,香品不再是奢侈品,而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“寻常物”。


张择端创作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北宋徽宗时期,正值香文化的黄金时代。此时的汴京,既有官方管控的“榷香”制度(政府垄断香药进口),也有民间活跃的香料贸易;既有宗教祭祀的庄重焚香,也有街头巷尾的香饮叫卖。香,成为连接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纽带,而《清明上河图》正是这一盛况的视觉化呈现。



书卷细节中的香事图谱



(一)香铺与香料贸易

·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

在画卷中部的十字街口,一家醒目的香铺招牌“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”格外引人注目。“上色”意为上等,“沉檀拣香”则点明主营沉香、檀香、乳香(宋代称“拣香”)等高级香料。店铺匾额下方还有“刘家沉檀□□丸散□香铺”的字样,虽部分字迹模糊,但可推测兼售合香丸散等加工品。门前两名店员正手持账簿与顾客交谈,身后货柜上整齐码放着成袋的香料,街边车夫、行人往来如梭,尽显香料贸易的繁忙。


1.png


·孙羊正店的「香药」立招

“孙羊正店”是汴京数一数二的大酒楼,门前立着一块不大却意味深长的“香药”招幌。这并非单纯的酒楼,而是宋代“前店后坊”商业模式的体现——既提供餐饮,也兼营香药或售卖香饮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北宋酒楼常以“香药”为噱头,如“香药糖水”“沉香酒”等,既增风味,又具养生功效,足见香药与饮食业的深度融合。 


2.png


·晾晒盘香的小铺

一面写着“上料八百高香”的旗帜随风飘扬,屋内几名匠人正在竹制晒盘上摆放刚制作好的盘香。盘香的出现,标志着香品从原始香料到加工制品的升级——将香粉与粘粉混合后制成螺旋状,便于储存和使用,是宋代香工的重要发明。这处看似微小的场景,实则透露了宋代香产业的成熟:从进口香料到加工制作,从零售店铺到批量生产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

3.png


(二)香药的医用价值

在画卷右侧的医馆“赵太丞家”门前,招牌上清晰写着“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”。这里的“集香丸”是以白豆蔻、砂仁、沉香等香药为主要成分的药方,专治饮酒过度所致的肠胃不适,体现了宋代“香药入医”的普遍现象。中医认为,香药多具理气、醒神、化湿之效,北宋官修药典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,含香药的方剂占比超过三分之一,足见香药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。 


4.png


(三)市井生活与饮食

·「香饮子」流动摊位

虹桥附近的凉棚下,一块“香饮子”的招牌随风摇曳。摊位前,小贩正用长柄铜勺从陶罐中舀出琥珀色的饮品,旁边摆放着盛有冰块的木桶——这便是宋代风靡一时的“保健饮料”。“香饮子”以甘草、乌梅、砂仁等香料草药熬制,可解暑化湿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的“砂糖冰雪冷元子”“药木瓜”等,皆属此类。从文人雅士的“焚香啜茶”到百姓的“香饮解渴”,香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味觉记忆。 


5.png


(四)文人雅趣与礼仪

·酒楼中的「香婆」服务

在一家酒楼门前,一位手持小香炉的“香婆”正走向顾客。她鬓角插着茉莉,腰间挂着香袋,炉中焚着合香丸,为食客提供即时焚香服务。这种“香婆供香”的场景,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被称为“香药局”,是酒楼提升服务品质的“加分项”。香,不再是简单的气味,而是营造消费氛围、提升体验的“感官媒介”。


7.png


·文人书房的香炉

画卷左上方的一处庭院内,书案上摆放着一只鼓形器物,虽未绘出青烟,但结合宋代文人“燕居焚香”的风尚,可推测为香炉。北宋文人如苏轼、黄庭坚等,皆嗜香成癖,晨起焚香读书、午后品香作画、夜坐闻香静思,形成“香助文思,文传香韵”的文化现象。香炉、香盒、香匙等香具成为文人书房的标配,香事更被纳入“四般闲事”(点茶、焚香、插花、挂画),成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香事场景,是宋代“焚香点茶,挂画插花”生活美学的缩影,更是中国香文化从“贵族专享”到“市井共享”的见证。如今,沉香、檀香等香料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,从精油芳疗到香道体验,从传统合香到精油香品,宋代香文化的基因正在当代焕发新生。

当我们凝视这幅千年古画,那些街头巷尾的烟火气、香料店铺的招幌、文人书房的香炉,早已化作一缕缕跨越时空的幽香,诉说着一个朝代对“美好生活”的向往。宋代人用香点缀生活,而我们,正从这份古老的智慧中,寻找属于自己的“香气生活”。